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及省市駐縣各單位:
縣自然資源局擬定的《循化縣2019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予批轉,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9年5月9日
循化縣2019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
為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強化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避免和減少因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地質災害預防,提高全民防災避災的意識,組織人員對經常或可能發生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進行跟蹤監測,掌握動態,及時排查險情,強化預防預警、搬遷避險和檢查監測等各項事前防范避災措施,最大可能地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地質災害預防的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的原則。地質災害防治要把人民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將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人群聚集地作為防治重點,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對有重大險情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專職群測群防責任人。
(二)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首先要預防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其次是要做好監測工作,準確預測預報,合理避讓,實施治理,消除災害隱患。
(三)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講求實效的原則。綜合考慮我縣地質災害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因地制宜,講求實效,將地質災害防治與資源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全縣所處的地質環境狀況,選擇沿黃地區、鄉村人口集中居住區、水利工程區、景點景區、自然保護區作為重點防治地區。
三、全縣易發的地質災害類型、重點區域及誘發因素
(一)地質災害類型:以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的地質災害。
(二)全縣地質災害分布和重點區域:根據地質災害詳查情況,全縣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72處,分布于我縣積石鎮、道幃鄉、白莊鎮、清水鄉、尕楞鄉、街子鎮、查汗都斯鄉、文都鄉。其中,省、市、縣三級監控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分布于:
1.積石鎮尕別列村(泥石流)
2.積石鎮伊麻目村(泥石流)
3.查汗都斯鄉牙藏村南(泥石流)
4.積石鎮加入村大擋溝(泥石流)
5.街子鎮塘坊村(泥石流)
6.白莊鎮上科哇村(泥石流)
7.白莊鎮麻日村茶龍溝(泥石流)
8.白莊鎮來塘村(滑坡)
9.清水鄉紅莊村(泥石流)
10.清水鄉孟達大莊村(泥石流)
11.清水鄉阿么岔村2社(滑坡)
12.尕楞鄉仁務村(滑坡)
13.尕楞鄉牙尕村(泥石流)
14.尕楞鄉合然村(滑坡)
15.道幃鄉古雷村五臺溝(泥石流)
16.道幃鄉鐵尕楞村1社(滑坡)
17.道幃鄉立倫村(滑坡)
18.文都鄉相玉村(泥石流)
(三)誘發因素
1.強降雨:是誘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特別是泥石流災害的主要自然因素;
2.地震:地質結構不穩是造成地裂縫、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主要自然因素;
3.開挖邊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設中,形成人工高陡邊坡,造成滑坡;
4.山區水庫與渠道滲漏,增加了浸潤和軟化作用導致滑坡、泥石流發生。
四、重點防范期限及保障措施要求
(一)重點防范期。我縣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5-10月份,此時段為全縣汛期,尤其出現階段性強降雨時,各類地質災害特別是滑坡和崩塌明顯增多。
(二)保障措施。一是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簽訂地質災害目標責任書,各鄉鎮主要負責人與災害所在地村級負責人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各鄉鎮人民政府年內認真組織排查,對所轄區內災害隱患點做要準確掌握,隨時了解動態。二是重點防范期限內各成員單位及地質災害重點區的鄉鎮、村要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三是建立縣、鄉鎮村級群測群防監測機制,要定期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進行觀察和尋測。四是鄉鎮、村一級對本轄區年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嚴肅履行第一時間報告制度。發生重大災害時,縣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災害現場,及時劃定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志,根據災情提出應急防災減災對策,迅速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等措施。五是對在地質災害預防工作中出現防范不力,失職瀆職,發生嚴重后果的,按《地質災害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鄉鎮、部門主要負責人嚴肅問責。
五、防災措施
(1)各司其職,強化管理。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貫徹執行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應急工作命令和決策,協調、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救災工作開展,及時收集、匯總災情并上報,組織災害損失調查和快速評估,做好減災防災宣傳和防災救災報道。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全縣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時,速報縣政府和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縣住建局、水利局負責因施工而引發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明確安全建房標準和區域,防止群眾在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實施房屋建設。分類予以工程治理、搬遷避讓、警示預告,提出應急措施,減輕和控制因工程引發的地質災害災情。縣交通局、電信公司負責公路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監測和治理,在隱患路段設立醒目的警戒牌,地質災害發生時做好防災搶險人員、防災物資及撤離人員的緊急運輸工作。縣應急管理局負責組織全縣生產大檢查和專項督查,管理全縣生產傷亡事故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統計分析工作。縣教育局負責組織災害隱患區學校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學校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監測制度,在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縣財政局負責籌集地質災害救災防災經費,統一管理上級及外援救災經費;負責向上級申請救災經費。縣民政局負責轉移安置受災群眾,解決衣、食、住問題;協助做好搶救、醫治、轉移傷病員等工作。縣公安局負責災區秩序維護、消防和次生火災防治、交通管制等工作,打擊各種擾亂社會治安的不法行為,保護國家資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縣衛生健康局負責做好災區防疫、搶救等工作。縣氣象局負責及時通報水文氣象監測資料和降雨時空分布信息。各鄉(鎮)政府全面負責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切實履行防災主體責任,提前防范,周密部署,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分管領導、管轄單位、工作人員和一線監測人員的責任,認真做好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災害群測群防和警示標志設置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巡回檢查。地質災害發生后,及時將災情報告縣政府,并及時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和重建工作。
(2)認真開展隱患排查。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嚴格落實地質災害排查制度,配合縣自然資源局開展2019年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排查工作要始終堅持動態巡查、重點核查和拉網式排查相結合,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對新發現的隱患點要及時納入預案,落實防災措施,并及時更新地質災害隱患數據庫。各相關部門要抓緊部署開展系統內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做好防范工作。
六、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決定成立循化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其人員組成情況如下:
組 長:韓興斌
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副組長:馬明義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成 員:李恒英
縣政府黨組成員、公安局局長
車軍利
縣政府黨組成員、財政局局長
官卻扎西
道幃鄉人民政府鄉長
韓平良
白莊鎮人民政府鎮長
韓永輝
清水鄉人民政府鄉長
韓志霄
積石鎮人民政府鎮長
馬建兵
街子鎮人民政府鎮長
韓世界
查汗都斯鄉人民政府鄉長
索南東智
文都鄉人民政府鄉長
才
旦
尕楞鄉人民政府鄉長
娘吉加
崗察鄉人民政府鄉長
韓海軍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馬天龍
縣水利局局長
馬衛軍
縣教育局局長
馬德明
縣民政局局長
白海龍
縣交通局局長
倪
梅
縣衛生健康局局長
馬明善
縣住建局局長
馬穆德
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馬英花
縣地震局局長
路世貴 縣氣象局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局,具體負責地質災害防治日常工作。
七、2018年地質災害防治治理單位及聯系方式
1.省國土資源廳:0971—6156690
6156690
2.省地質環境監測總部:0971—6142631
6132453
3.海東市人民政府應急辦:0972—8611119 8616688
4.海東自然資源局:0972—8613246
8687136
5.循化縣政府辦公室:0972—8812378
6.循化縣自然資源局:0972—8812374
8816643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人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執行汛前年度防災預案,加強監測預報,全面部署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防治工作。
(二)強化措施。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加強汛期重大地質災害和一般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工作力度,強化各項應急措施,迅速開展崩塌、滑坡、泥石流易發區和危險區應急防災減災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質災害風險。
(三)明確責任。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落實責任,做到汛前檢查部署、汛期排查落實。對已確定的全縣各鄉鎮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要層層落實預案,將防災避險“明白卡”發至對象手中,讓群眾了解掌握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常識,提高安全自救防護能力。